日月峡资讯
森林养生日月峡
国家公园体系持续完善 四川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升至185只
日月峡资讯专业号 | 2025-8-21

新华社成都8月20日电(记者康锦谦、黄垚)随着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持续完善,对大熊猫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宝”的生存状况发生显著改变。最新数据显示,在“大熊猫老家”四川,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已升至185只。

这是记者从19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获悉的。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累计完成33万余亩栖息地修复,实施生态廊道建设2万余亩,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由178只上升至185只。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国家公园体系的创新实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新西兰驻华大使乔文博在论坛开幕式上说。

中国正建设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拟将占陆域国土总面积超10%、110多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纳入国家公园予以严格保护。论坛上首次发布的《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显示,第一批国家公园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120余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提升。

这是8月19日拍摄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现场。新华社发(张可凡摄)

中国2015年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2022年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办公室首席执行官谭雅·斯蒂尔说,中国在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模式不仅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更成为许多国家争相借鉴的典范。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从技术角度阐述了时空智能如何赋能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国家公园潜在安全隐患的监测预警创新探索。

这是8月19日拍摄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活动现场。新华社发(张可凡摄)

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分享了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取得的技术新突破:“我们通过创新算法实现了海南长臂猿声纹特征的快速提取,现在每小时可完成9小时鸣唱的声学特征分析。”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叫声婉转悠扬。据悉,这项技术突破有助于实现这一物种保护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本届国家公园论坛以“守护自然瑰宝、共绘和合之美”为主题,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